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

織巢鳥的大宅院

這造型詭異的巨大懸掛物,是織巢鳥的家。照片版權為Dillion Marsh所有。

原文作者/ Hannah Waters (Culturing Science)    翻譯/ Gilver
原文連結/ Why Sociable Weavers Nest Together

Dillon Marsh在南非的喀拉哈里沙漠(Kalahari Desert)拍下了織巢鳥(social weaver)造型吸睛的鳥巢,勾勒出野生動物與人類文明共域的美麗景象。這些電線桿上的詭異草堆是織巢鳥一同築起、一同維護的社區,數以百計的鳴鳥們即以此為家。雖然人類和荒野地景的交融已經顯得新鮮,但最顯得古怪的或許還是這些巢本身。到底為什麼織巢鳥們要選擇住在這麼一個複雜的巢中呢?

這些鳥巢的意義其實遠不僅止於織巢鳥(Philetairus socius)的複合公寓而已—它可是世代成員同心協力的幼雛養成所。多數種類的鳴鳥在滿一歲前就能繁殖,但織巢鳥鮮少在兩歲前獲得生殖能力。為此,這些「少年鳥」轉而協助扶養其他巢裡的鄰居—有些是他們的兄弟姊妹—有些甚至是毫不相關的別家幼鳥,牠們幫忙收集食物並幫忙打理環境,像是確保巢內隔間的蓬鬆、或是修葺巢外的樹枝與乾草。

為什麼這些少年鳥仔要跨越家人的界線、幫助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成員呢?牠們的生活史或許是一個答案。南非的沙漠雖然又熱又乾,卻是個非常穩定的環境。這些鳥不必遷徙、也不必忍受酷烈的季節變換。牠們一生之中最備受威脅的時候就是幼雛的時期,將近70%的織巢鳥幼雛會落入蛇腹之中。

一旦長成,牠們可以活到將近10年之久,多數可以活過一年又一年。壽命長的特性使得他們有很多時間可以扶幼,而且一旦開始就會全心全意去做。許多織巢鳥一年會下2~6顆蛋,每年至少生4次、甚至可以多到9次,並耗去大部分的時光在扶養幼雛上。

然而,即使棲息地的條件非常穩定,找到食物仍然是織巢鳥的難題。牠們大多以昆蟲和種子為食,但這兩項資源的豐沛度隨著沙漠的降雨量而有很大的波動。有一群開普敦大學的學者們想要測試食物獲取容易度(food availability)是否會影響織巢鳥首次繁殖的時間。他們每日去撒種子、增加食物獲取容易度,使得外出蒐集糧食的風險降低。結果發現,許多少年鳥仔提早一年進入生殖期,少數的鳥仔則仍在幫忙打理鳥巢。

若以演化學的角度來解釋,這麼說是行得通的:一個活得久的物種會等到給幼雛的食物較豐沛的時候,才來製造較多的後代,而不是冒著生命危險在糧食短缺的時候扶幼。而且,在取得食物的好時機來臨之前,牠們可能也會幫忙打理巢穴,確保這個家足夠穩固,足以繼續支持世世代代。

更多織巢鳥鳥巢造型,請參見Dillion Marsh的攝影作品集《Assilimilation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